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处室文件
西建大本科〔2025〕10号
关于全面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
工作的通知
各学院:
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,推动毕业成果质量持续提升,结合学校毕业生安排及前期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进程,根据教育部论文抽检最新工作要求,现将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总体安排
1. 第9-10周:中期检查
学院对各专业毕业设计(论文)指导及学生任务推进情况进行排查,及时协调存在问题并解决落实,对未按计划开展工作的教师及学生提出整改要求,对进度滞后、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督促帮扶。学校在学院自查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开展集中检查。
2. 第14-15周:查重检测、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检测
原则上毕业设计(论文)在答辩前均应通过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进行查重检测。为营造良好学术生态,学校引入AIGC检测,原则上2025届毕业论文均应通过AIGC检测,毕业设计由学院结合专业实际确定检测范围。查重检测结果及AIGC检测结果(疑似AIGC全文占比数值)作为判断学生论文学术规范性及答辩资格的重要参考。
3. 第16周:答辩组织
学院组织各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,下设若干答辩小组,按照典型答辩和小组答辩形式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。鼓励学院开放答辩现场作为实践教学资源,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学习,配套开展“毕业设计(论文)研习工作坊”,形成“观摩-学习-实践”的教学闭环,促进师生知识共享与技能提升。
4. 第17周:成绩评定、评优推荐、项目结题
学院组织各专业对照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评定标准,结合指导教师、评阅教师、答辩成绩等评定最终成绩,并完成学士学位论文信息填报,以免影响学生授位,学院根据学生最终成绩同步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差额评选及培育项目结题验收工作。鼓励学院通过实体展览、线上展示等方式广泛宣传优秀作品,充分发挥高质量毕业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5. 第17-18周:成果归档
学院组织各专业对照教育部论文抽检及学校相关要求,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终稿质量审查与材料归档工作。学院要认真审阅每名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终稿,系统收集并整理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、查重检测报告以及图纸等成果电子版与纸质版资料,做好论文抽检准备。土木、信控及文学院还应同时完成辅修专业学生及来华留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成果归档工作。
6. 8月底-9月中旬:论文抽检
学院登录教育部毕业设计(论文)抽检平台,按要求准确、如实上报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间所有授予学士学位学生的毕业设计(论文)原文电子版,并同步做好抽检专家信息报送更新工作。
7. 下学期第10-11周:专项检查
学校将对各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的组织管理、选题质量、完成质量、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、教学资料归档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,强化持续改进,促进规范提升。
二、具体要求
1. 严格学术规范
(1)查重检测
学生应在5月28日(第14周周三)前,将指导教师审阅通过的毕业设计(论文)上传系统检测。每名学生有不少于2次的查重机会,初次查重不符合要求的学生,应对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修改,最晚于6月2日(第15周周一)前再次上传并完成检测。
鼓励结合专业实际进一步严格查重检测标准,从严培养学生学术诚信与规范意识。严禁学生通过其它途径自行查重,因个人原因造成论文被盗等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担。查重检测相关操作说明详见附件1。
(2)AIGC检测
学院应在6月2日(第15周周一)前,将已通过查重检测的毕业设计(论文)电子版以专业为单位,以压缩包格式提交本科生院,由学校统一完成AIGC论文检测后将结果反馈学院。
毕业设计(论文)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,学院应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人工智能使用规范,遵守教学及学术诚信要求,严禁将各类人工智能工具直接应用于毕业设计(论文)撰写。如确需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论文辅助性工作的,建议在参考文献、致谢等部分予以明确。
2. 规范评阅答辩
(1)学院应严格审查学生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资格,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应围绕毕业设计(论文)完成质量及学术规范性进行严格考察,客观评定成绩,给出是否同意学生答辩的结论性意见。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成绩不合格,应取消学生答辩资格。
(2)学院应按专业设置独立答辩教室,悬挂醒目横幅,摆放委员桌牌。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对答辩要求、评分标准及答辩记录等进行细化统一。鼓励学院强化过程考核,细化考核指标,将开题、中期等环节考核成绩有机融入总评成绩。
(3)为严把论文质量,学院可结合实际对首次答辩未通过者组织二次答辩。二次答辩由原委员会成员及新增1名院级督导共同参与审核,重点核查学生首次答辩的整改情况。学院应明确二次答辩的具体要求,指导学生对首次答辩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。二次答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在17周周二前提交。
3. 差额推优展示
(1)学校结合各学院学生数、专业设置及建设水平等分配校级毕业设计(论文)名额,具体详见附件2。学院要严格标准,坚持优中选优,结合专业设置和建设实际情况,邀请校内外同行、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差额评选,原则上差额比例应不低于130%。
(2)学校将对学院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进行审核,审核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学院名额分配、经费调整的依据。学校将对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进行发文表彰,并在学校优秀毕业成果网站进行宣传展示。
三、材料报送
1. 5月30日(第14周周五)前,报送学院答辩委员会名单和答辩安排。
2. 6月17日(第17周周二)前,完成毕业设计(论文)成绩网上录入和纸质成绩单报送,填报学士学位论文信息。
3. 6月20日(第17周周五)前,报送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培育项目结题验收表(附件3)、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申报表(附件4)和缩写稿(撰写示例见附件5)。
4. 7月11日(第20周周五)前,报送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(论文)工作总结。
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是检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,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,认真组织,牢固树立质量意识,切实强化OBE理念落实,持续优化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,推动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持续提升。
附件:1.“中国知网”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操作说明
2.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设计(论文)名额分配表
3.2025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培育项目结题验收表
4.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申报表
5.优秀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缩写稿撰写示例
本科生院
2025年3月31日